摩根士丹利则表示,其评估仅涉及现有终端。
在利润的推动下,开工率将持续维持在较高的位置,这对焦煤的需求有一定的支撑。环保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体黑色产业链,APEC蓝成为热词的背后,显示出决策层面对环保的重视。
根据往年情况,后期会有继续上升的可能,库存从港口转移到钢厂将使价格得到一定支撑。这预示着后市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将向一种相对理性的状态发展。基本面上来看,焦煤产量相较以往有所增加,但是幅度适中。相较去年和前年同期,今年山西炼焦洗精煤产量均有所提高操作上,建议维持区间振荡思路,焦煤1501合约区间为720元/吨800元/吨。
在此前利好频出的环境之下,焦煤2014年仍然延续底部振荡行情。在利润的推动下,开工率将持续维持在较高的位置,这对焦煤的需求有一定的支撑。科学组织重介、浮选系统满负荷生产,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效益。
把选煤中心变成效益中心。他说,兖煤年压滤煤泥产量约340 万吨,若对煤泥进行浮选,年可增加精煤170万吨,增收5亿元以上。从长远看,炼焦煤在全球属于稀缺煤种,我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炼焦煤,预计2015年焦精煤缺口达到6000万吨以上。完善煤炭质量预测预报、动态检查、定期分析和考核奖惩制度。
他认为,优势弱化的原因有两个,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,没有及时跟进和掌握选煤技术发展趋势,没有从市场竞争的高度重视选煤工作,重生产轻洗煤,重产量轻效益。建立井下煤炭筛分系统,强化煤矸分离措施,力争矸石不出采区,确保工艺洁净。
他认为,必须以颠覆式思维、创新性举措,加强、改进和提高选煤工作,加快系统装备优化升级,推进选煤精细化管理,完善选煤管理责任体系。二是考核体系不到位,选煤考核体系未与市场和效益挂钩。尹明德表示,兖煤将围绕动力煤向炼焦配煤转变定位,持续优化产品结构,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。推进内部市场化建设,以岗位货币化为目标,梳理业务流程,明确市场主体,完善价格、计量体系,规范交易规则,实现上下游工序链式结算,产品、劳务、服务市场化运行,把每个岗位变成利润源和效益增长点,实现挖潜增效。
本部矿井年增加精煤产量480万吨以上,2014 年精煤产量达到1700万吨以上。但是,干净的像粮食一样的兖州煤,在十年黄金期只被当作营销品牌而没有当作效益品牌。很快,技改方案编制完成,在一站式服务、一次性审批,急事急办、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里,2014年6月底,投资3.5亿元本部7座选煤厂技改项目全部完成。兖煤总经理尹明德说,从竞争发展的要求和选煤管理的实际,做好选煤工作尤为重要、非常关键、十分紧迫。
尹明德信心满满,下半年提质增量创效可达3.43亿元,以后每年可增加效益7亿元。强化监测监控手段,安装在线测灰系统,对煤炭质量实行全过程在线监控。
在原煤质量考核中,对矿井毛煤实行以热计价、超灰扣产,最大限度减少矸石产出量、搬运量和提升量,减少矸石进入选煤系统,确保流程洁净。尹明德认为,明确这种产品战略定位,是集团着眼当前效益、中期竞争、长远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。
煤质就是安全我现在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,还是煤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。兴隆庄矿长宫志杰说,现在来说,煤质和安全同等重要。在经过半年多调研后,他认为,兖煤相比先进优势弱化、差距拉大,精煤产出率仅为44.70%,低于国内先进水平3个百分点,仅此一项就影响经济效益2.5 亿元。选煤中心就是效益中心通过煤炭洗选加工,优化升级煤炭产品,挖掘潜在价值,推动本部煤炭产品定位由动力煤为主向炼焦配煤转变。从中期看,支撑煤炭需求增加、价格回升基础仍不牢固,强化洗选加工,优化精煤品种,可有效减轻动力煤市场竞争压力,形成新的竞争优势。尹明德说,大安全一盘棋,大煤质也是一盘棋。
尹明德介绍说,以技术先进、装备一流、人员精干、运营规范、优质高效为目标,公司开展与先进选煤厂对标活动,从机构设置、劳动组织、人工效率、成本费用、精煤产量、精煤回收率等方面认真对标,找差距,定措施,抓整改。在煤价大幅降低、减收减效近40亿元的情况下,兖州煤业1-9月份营业收入累计479亿元,利润总额累计21.27亿元。
抓煤质就是抓安全。兖矿集团总经理、兖煤董事长李希勇强调,加强选煤工作,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,是培育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,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。
洗煤先洗脑煤质,一直被兖煤当作眼睛般呵护,实行多年的三零工程使她获得中国煤价看华东,华东煤价看兖煤的赞誉。通过煤炭洗选加工,提高煤炭质量,培育差异化优势,提高产品附加值,可以使炼焦配煤价格比原煤增值40%以上,少数煤种可以增值80%-100%,即使投入适当的选煤成本,洗选后的精煤效益贡献率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。
他认为,目前煤炭价格低位运行,煤企进入高成本、低价格竞争时期。在7月份本部原煤全入洗后仅一个季度,兖州煤业(简称兖煤)就实现了当年建设、当年投用、当年收回投资。在采煤工艺上,实施一次采全高工艺。选煤是煤炭生产价值链的重要环节。
2013年9月27日,各选煤厂厂长和总经理签订了军令状煤炭企业投资旅游业,里面有多少是无奈之举?从2008年起,山西煤老板投资旅游业,隔三差五地被媒体一番宣传。
更惨的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被当地政府绑架投资的旅游项目,一没特色,二没名气,最后生生地熬成了赔钱货。这位负责人也说了,转投旅游业的煤老板挣到钱的不多,不是个个能像三佳煤化集团那样能挣到钱的。
但也不是说,所有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旅游项目都是亏本的,像山西大同煤矿集团下属的晋华宫旅游公司,就搭着云冈石窟的名望,在当地的旅游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。当时该企业负责人说了实话,其实,这个项目是政府让我们建的,我们集团高层都不看好这个项目。
三佳煤化集团投资的绵山风景区能挣钱,源于景区自身的优势,自然风光好、名胜古迹多。那时候,煤值钱,煤老板口袋里有闲钱,有的是考察好了项目,发展旅游业;有的是不知道投资什么,也跟着发展旅游业。如今,煤老板口袋里没什么闲钱了,再投资旅游业,很多是不得不转型的。那些跟风的??大院、某某庙,因为当地比其名气大的项目多,很多没能火起来,成了鸡肋。
其实山西不少煤老板都转行了,投资旅游业的不在少数。在跟几家有旅游项目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负责人交流中了解到,他们的旅游项目,好多都是被绑架投资的,纯属赔本赚吆喝。
谨慎投资,做好前期项目调研,选择一个特色项目,才是那些投资旅游业赚了钱的煤炭企业的成功秘诀。早在山西刮起煤炭企业投资旅游项目风时,笔者就曾到一家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采访,想了解他们旅游项目的进展。
一位私营煤矿的负责人坦言:我们停工快一年了,当地政府催我们开工,煤价那么低,现在开工连本都捞不回来。其实,煤炭企业投资旅游业,跟投资其他行业一样,是赔是赚,全看项目本身是否具备发展前景和地域优势